审计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成本审计?
首先,回顾成本管理体系。
1、审查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成本控制责任制,成本点是否有监督、制约和信息反馈机制;
2.检查生产材料的采购、运输、验收、储存、领料、库存管理是否高 效,各岗位责任制是否完善;
3.检查各种审批流程和授权制度的合理性和严密性;
4.注意财务部和生产部的会计工作是否滞后不同步。
二、审查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。

2.定额数据:定额数据是成本核算的关键指标,是判断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浪费的重要标准。审核员应审核材料消耗、工时、机器工时等固定数据的完整性和科学性,以确保成本计算结果的准确性。
3.原始记录:原始记录是成本分摊的依据,特别是对于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,是一个重要的数据。以直接人工成本为例,审计人员可以使用检查方法提取直接人工成本分摊表,检查其与相应生产车间记录的人工小时原始数据是否一致,并检查是否存在虚报工时的现象。
4.生产通知单:主要检查每批生产的产品品种、数量是否与生产通知单相符,是否与成本计算单核对相符。
三、审查成本核算的正确性。
1.成本核算方法是否准确科学: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是企业计算产品成本的工具,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成本的准确性。审核员应根据产品的生产组织形式、生产过程特点和管理要求来判断成本核算方法是否合理。
2、是否遵循实际成本计价原则,防止计划成本、定额成本作为zui终成本而影响成本的真实性。
3.是否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,成本是否计入正确的会计期间。
4.查看成本分摊表,从成本分摊对象、分摊标准、分摊方式、分摊金额四个方面检查成本分摊是否真实准确。
此外,审核员应遵循重要性原则,对主要产品、亏损产品、资本较高的产品和资本波动较大的产品的要点进行审核,以深入到某一产品的产量和质量、原材料消耗的变化、设备利用率和产品合格率等具体方面,找出原因,提出改进建议。因此,企业管理层应重视资本的内部审计,领导各部门积ji配合内部审计人员,做好生产、财务和内部审计部门之间的和谐运作,进而加强资本管理,提高企业经济效益。